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河北 > 保定 > 保定旅游指南 > 保定特色饮食 旅游攻略推荐
保定旅游Baoding
 | 

保定虽然是一个小城,但其历史和自然风光都不可小觑,西依太行山,东抱白洋淀,成为京城市民的避暑去处。

想去0

去过0

保定特色饮食

http://baoding.cncn.com  2008-12-03  保定旅游网

    保定的饮食为北方风味,特点以浓香为主。保定较好的饭店有美食山、天一宫、中银等,环境较好,价位也相对高;吃火锅的较好的地方有东来顺、老城根儿。 

[特色名菜]  
槐茂酱菜 

 
    特点:槐茂酱菜为古城保定的传统风味食品,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。据说,早在明末、清初之时,这座古城就有很多作坊制作各种酱菜。其中有一家酱菜店开业于清康熙十年,店址设在保定市原西大街门口有一棵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槐树,故取名槐茂酱菜园。该店所制槐茂牌酱菜品质居它店之首,远近驰名,光绪年间,被慈禧太后赐名“太平菜”
  槐茂酱菜选料考究、制作精细、色泽鲜艳、咸甜适度、清香可口、营养丰富,为佐餐佳品。品种有酱五香疙瘩头、酱五香疙瘩丝、酱象牙萝卜、酱苤兰丝、苤兰花、苤兰片、酱地露、酱子萝、酱银条、酱包瓜、酱黄瓜、酱莴笋、酱藕片等27个品种。其形状有条、丝、丁、角、块、片;颜色呈酱黄色或金黄色。用上述各种酱菜配以花生仁、杏仁、核桃仁、姜丝、石花菜等制成的各种篓装、瓶装、散装的什锦酱菜,具有鲜、甜、脆、嫩的风味,色、香、味、形具佳。1983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副食品系统优质名特产品。 

赵北口的鱼汤  


    特点:赵北口的鱼汤为“乳色鱼汤”。烹饪方法是取半斤左右的活鲫鱼三至四尾,开膛后,取出腮和内脏,用小尖刀将鱼的脊背割开,剔出一条白色的线状物体(俗称鱼腥线)。然后将鱼平放案上,加密式花刀,一般为里七外八,即靠怀里这边浅切七刀,外边浅切八刀,为的是在烹制鱼汤时,使鱼的味道煮人汤内,再用五成热的食用油将鱼煎成两面均有焦色,放人白醋烹鱼,再放葱、姜、蒜、八角,煸出香味,放入清水、料酒。煮沸约十五分钟,鱼汤泛白,即可出锅。赵北口鱼汤一般不放香油,因为一香遮百味。这种乳色鱼汤,味道纯正,以鱼香味鲜著称。 
    赵北口鱼汤,不是文字所能描绘出来的,正所谓百闻不如一尝。 

卤煮鸡 
    特点:保定风味名吃,以马家老鸡铺的卤煮鸡为首。几年前,旅居国外的原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商震先生来保定访故,与友人谈及保定名吃,头一句就问:“马家老鸡铺的卤鸡还有没有?” 
  保定马家老鸡铺制作的卤鸡,从清朝嘉庆初年到现在已传五世,近二百年。相传,清代河间县果子洼村有家回族马氏兄弟,忙时种田,闲时煮鸡出售。后来辗转来到保定,开了马家老鸡铺。店主人在制作技术上颇下功夫。加之又懂点医道,每次煮鸡,除放应有的辅料外,常配以各种益身提味的中草药材。因此,所制卤鸡色鲜、形美、味香,名冠燕赵。 
  马家卤鸡以加工精细著称。如今,依然严格按传统的工艺操作,生鸡都经过精选,宰杀洗净后,一翼衔入口腔,使头颈弯回,另一翼窝向后方,两腿摘胯,爪入膛内,呈琵琶形。然后放入多年的老汤中,加上陈年老酱,配以砂仁、豆蒄、山奈、丁香、肉桂、白芷等18种名贵药材,以及花椒、大料、小茵香等调作料。煮鸡的时间火候按鸡龄长短而定,小雏鸡煮1小时,10个月以上的1.5小时,隔年鸡2小时以上。这样卤煮出来的鸡,不破皮,不脱骨,味醇香,肉鲜嫩,不塞牙,不腻口,屡尝屡鲜,久食不厌。在1981年召开的全国肉、禽、蛋制品优质产品评比会上,马家卤鸡与浙江金华火腿、苏州五香酱牛肉、北京苏武*烧肉、南京板鸭等齐名,被评为全国33个优质产品之一。 

[地方小吃]  
春不老 
    特点:春不老又名雪里红,是一种蔬菜,在保定栽培的历史悠久,是古城保定三宝之一,以价格便宜、品质优良为人所喜爱。 
  关于春不老还有一种传说。相传清乾隆年间,一大臣南下途经清苑县。这个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大臣,突然想吃点清口的饭菜,于是给他端上一盘腌制的春不老。嫩绿新鲜的春不老,犹如刚从地里拔出一般。这个大臣放在口中一尝,脆嫩清香,连连称赞好菜,好菜!临走时,这个大臣特地让人给他 准备了春不老,一部分携带南下,一部分捎回北京宫廷。从此,保定的春不老名声远扬。这虽是民间传说,但保定的春不老确实有独到之处。 
  保定种植的春不老是专供腌渍的一种叶菜,与疙瘩同属芥菜类,但肉质根小,叶柄长而圆,腌渍后,无论存放多久仍保持绿、嫩、脆的本色,别有风味,既不生筋长柴,又无苦涩味道,为冬春季不可多得腌菜。 
  春不老栽培品种为“八根柴”,系多年栽培的农家良种。它耐热性较差,耐寒性较强,适于秋季栽培,从播种到收割只有60天,对晚荐地的利用,具有一定的优越性。其叶片为板叶,叶长一尺五寸左右,肉质根直径约一寸大小,亩产约万斤。 
鸡头米 
    特点:鸡头米,学名叫作芡实。芡,是鸡头;芡实,就是鸡头的果实,即鸡头米。鸡头,春末夏初就发芽出水了,茎、叶、鸡头都长满了刺。一颗鸡头可以包藏许多颗粒。秋季采摘后,沤掉鸡头皮和刺,剥出米来晒干,颗颗圆粒,呈暗白色。白洋淀人熬腊八粥时,常放入鸡头米。熬熟后,腊八粥又香又黏乎,极为好吃。而其中的鸡头米,吃起来既有“筋骨”有嚼头,而且还有丝丝水香。吃过后,口中留有余香。白洋淀当地人还有一种特殊吃法,晒干的整个鸡头放到柴禾中去烤烧,皮和刺都烧掉了,掸去灰烬,鸡头米也烤熟了,吃起来又脆又香,还富有野炊的风味。 

菱角 
    特点:白洋淀的菱角个小、皮薄、口味香。菱角4月长叶,浮在水面;6月开花,一片银灿灿。花小,却开得灿烂,白花被镶紫边的绿叶衬着,常引游客频频回首。一进6月,菱角叶下(白洋淀叫菱角牌子)开始生长嫩菱,在叶下潜藏。7月,菱角成熟,8月,菱角开始脱落,这就是白洋淀谚语所说的“七菱八落”。 
    菱角的吃法有三种。一种是采摘嫩菱,那要在6月左右。那时的菱角被绿色外衣包裹着,翻开菱角牌子就可摘到。菱尖很软,菱皮很薄,轻轻一剥,即可剥开,里面的菱肉雪白娇嫩,放到口中,嫩得几乎舌一压就化了,绝没有一点渣滓,满口留得清甜。试想,炎炎夏日,乘一叶扁舟,头顶荷叶,摘几颗嫩菱,边剥边吃,生津止渴;加上淀风习习,暑意全消,令人十分惬意。第二种食法则是待菱角成熟后,采摘回来,抢去外皮,带着硬壳煮熟。凉了以后,放入嘴中,用牙一咬,菱肉自菱角上方挤出。这时,没有了嫩菱的清甜,却多了一分香味。那种菱香,绝没有鱼肉那样的“腻香”,而是清香满口。第三种食法则是将菱角晒干,菱肉缩得更实了,用剪刀剪开,剥出菱米,常用作熬八宝粥用,这就需要慢火去煮,直到菱角米发开。